亚健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首神曲开启文艺复兴的曙光 [复制链接]

1#
公益中科 http://nb.ifeng.com/a/20180619/6664841_0.shtml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文艺复兴三杰,他们是当时杰出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但还有三个人他们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同样伟大,其中有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阿利盖利·但丁。他是意大利中世纪最著名的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之一。马后炮计划用两到三期来讲述他以及他的作品《神曲》,本来是想直接分享关于《神曲》的内容,但是由于该巨著带有较强的主观、政治、宗教、爱情等色彩,所以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是非常有必要的,那咋们进入正题。

年,但丁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5岁时母亲就撒手人寰,9岁的时候见到一个女孩子并一见钟情。这个女孩就是贝雅特丽齐,从此但丁对她念念不忘直到9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在佛罗伦萨的街头,穿着雪白服饰的她对但丁点头示意,但丁如获天恩。在后面的书中描写到:自己犹如醍醐灌顶的醉汉,奔回到自己孤单寂寞的家中,开始思恋起这个赐给自己天恩的圣女。然而悬殊的地位和世俗的压力像是一道永远跨不过去的鸿沟阻挡在这对有情人之间。六年后再次得知贝雅特丽齐的消息的时候,却被告知已经去世。

但丁肝肠寸断,一遍遍的呼喊死神快来与我同眠。在巨大的悲痛和思念中他创作了著名的爱情诗集《新生》。在这部诗集中共有三十一首诗,字里行间饱含了对已故情人的赞美和眷念。诗中的她圣洁朴质,清新动人,犹如天国中的天使。书中更是把对情人的爱表现得幽雅婉转,细腻动人“如果爱,请干净地爱,把爱情献给爱情”。这本著作不仅公开了但丁柏拉图式爱情的心路历程,也让他重获新生,为后面的旷世神作《神曲》埋下伏笔。

年也就是30岁的时候,但丁开始积极参与政治。当时正是西方新思潮涌起的变革时期,佛罗伦萨政界分为两派,一个边是拥护和效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齐伯林派,另一边是效忠教皇的盖尔非派。这里要简单说一下,教皇代表神权,手下多为教徒拥护,皇帝代表的是世俗权利,皇帝一般要得到教皇的加冕才得以认可。所以他们的关系可以说是相爱相杀非常微妙。

但丁所在的家族为教皇党最终取得胜利。然而很快教皇党也开始出现分裂,分化出黑党和白党。黑党代表的是贵族旧势力,白党以商人为主,他们因为利益,私人恩怨,党派利益等原因长期的明争暗斗。但丁热爱和平,他希望意大利能够统一。然而就连最大的城市佛罗伦萨都处于分裂当中又何谈国家统一呢?于是但丁在白党商人朋友的资助下当上了议会议员,随后又被推举为执政官权利已经相当大了。就在他努力化解纷争,和平解决问题的时候,黑白两党发生了流血冲突。他身处白党,又想公正的作出裁决,于是他直接把两党的首领都给流放了。就连当初资助他的朋友也毫不留情。

支持旧贵族黑党的教皇对于但丁的做法很不爽,开始弹劾他。但是被刚正不阿的但丁怼了回去,教皇扬言要动用武力干掉但丁和白党。于是但丁想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帮忙阻止教皇势力的扩张。还没等到皇帝回复,黑党就武装入侵了佛罗伦萨,但丁成了阶下囚,最终被永久流放。黑党表示如果他敢回来就烧死他。

失去政治舞台,离乡背井的但丁并没有因为流放而气馁。反而洒脱的表示离开佛罗伦萨难道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吗?难道不向佛罗伦萨卑躬屈膝就不能找到真理吗?于是他开始到处游历并不知疲倦的专研历史地理哲学,流浪颠簸的他饱尝了人世间的苦难、忧伤和悲愤更加觉得祖国统一的必要性。他强烈的想要表达出自己的爱与恨以及对这个时代的思考,最后但丁几乎用全部流浪的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诗歌巨著《神曲》。

全诗一共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一共行。它们三行一组,每一行都是由11个音节组成,每一组33个音节。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如此环环相扣直到结束。当然这些精髓只有在原文中才有体现,翻译后的诗歌是无法还原其中的奥妙的。这就好比中国的古诗词没法翻译为外文一样。除了行文的结构创新,内容更是脑洞大开。作者构建了一个宏大,逻辑自洽,生动有趣的宇宙观。通过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来影射作者对人性道德,政治宗教,爱情等观点。反映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对爱情的歌颂。

该著作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反对教权世俗化,抵制蒙昧主义,提倡精神自由。但丁用他广阔的胸怀播撒自由,和平的种子;用美丽语言擦拭愚昧,启迪人心;用生命探索人性里面最精微,最不可言说的部分,带来人们走出黑暗,迎接真正的复兴。

人物介绍就到这里,后面的地狱之旅敬请期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