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化需要共鸣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乐黛云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

交流是互相选择:需要共鸣

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

——中国援助意大利抗疫物资用语

源自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的《神曲》

文化是多方面的,除了文学艺术,还包含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等。中国人与外国人在一起,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等都不一样,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可能以偏概全。

存在共鸣很重要。也许他们对中国文化并不是特别了解,也没有认真研究,可是有一种共鸣,产生一种灵感,比如通过伏尔泰、庞德等人,他们不是汉学家,甚至不懂得汉语,可是借助一些知识触发了灵感,进而将中国文化引入自身的主流文化。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灵感的共鸣不是一般汉学研究所能代替。人几乎不可能脱离自身的处境和文化框架,他们对“异文化”的研究和吸取也就往往决定于其自身的处境和条件。

18世纪法国著名学者伏尔泰,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共鸣者的典型。他穷尽一生精力孜孜追求的理想,就是将法国变成一个能够具有宗教宽容精神的国度,而在他看来,中国就是这样的理想国的最优秀的范例。这是我们理解伏尔泰为什么推崇中国文化的关键。伏尔泰关于中国的知识,多半是作为他说明自己的思想时引述的例证出现的。

在伏尔泰眼中,中国的确是一个相当理想的国度,无论是从*治制度、法律、对于宗教的态度,还是从道德或者日常的待人接物态度上都是如此。他认为中国这个巨大古国存在的理由,就是因为中国人有着最好的道德和法律。西方一些早期的宗教领袖或者活跃人物在后来的宗教中被当作先知,从而垄断了神意,是一种最要不得的做法。

而孔子之所以应该受到尊敬,就因为他不这样做,他的教导中,没有如西方宗教中的先知或者使徒那样一种通过垄断神意而将自身变成神的企图,而只是将自己当作一个人,而且,在他的教导之下,中国人后来也的确这样做了。

其实,伏尔泰的这些看法虽然不完全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但对于当时的西方文明有共鸣的反思作用,反过来对我们今天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有所助益。找到共鸣,这就是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出发点。

文明传播课题:如何建构文明话语体系

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

——中国企业援助印度抗疫物资用语

源自唐高僧玄奘《题尼莲河七言》

以上讲了一批个体学者形成文明思想的样板和案例,下面说说群体学者共同构建文明话语体系的故事,因为思想的实践表现就是话语形态,这就是文明杂志和文明传播课题组的工作。

《文明》是年12月在北京正式创刊,以传承中华文明、展示世界文化为己任,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展示世界文明多样性为目标,用中国人的视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